金铜佛造像,是用铜或青铜铸造,表面鎏金的可移动的佛教造像,间或亦指镀金锤鍱像。包括佛、菩萨、弟子、天王、力士、诸天等形象。在中国大体上是伴随着佛寺的兴盛而发达的,多供养在宫中或佛寺,流行的盛期大致在南北朝至唐代。它在印度起源较早。在中国佛教初传期多称金人,其后亦称金泥铜像。
中国邮政于2013年6月16日发行志号为2013-14《金铜佛造像》特种邮票1套6枚,小型张1枚。邮票规格为30*50mm,齿孔为13.5度,胶印版,设计者夏竞秋,防伪方式为防伪纸张、防伪油墨、异形齿孔、荧光喷码,由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印制。
邮票图稿

发行设计
志 编 号 |
2013-14 |
版 别 |
胶印版 |
名 称 |
金铜佛造像(T) |
全套枚数 |
6 |
发行日期 |
2013-6-16 |
全套面值 |
6.80元 |
全套售价 |
6.80元 |
发行机构 |
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|
印制机构 |
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 |
原 作 者 |
赵山(三、五图摄影) |
设 计 者 |
夏竞秋 |
责任编辑 |
陈静芝 |
整张规格 |
150mm×240mm |
整版枚数 |
16(4×4) |
参考价格 |
7.00-8.00(元/套) |
参考价格(旧) |
7.00-8.00(元/套) |
筋票及价格 |
|
防伪方式 |
防伪纸张、防伪油墨、异形齿孔、荧光喷码 |
备 注 |
资料提供:中国国家博物馆、苏州博物馆、故宫博物院、观复博物馆、首都博物馆、西安博物院 |
图序 |
票图名称 |
面值(元) |
票规格(mm) |
齿孔度数 |
发行量(万) |
6-1 |
五代·铜鎏金观音菩萨像 |
0.80 |
30×50 |
P13.5 |
1475.82 |
6-2 |
宋·铜鎏金地藏菩萨像 |
1.20 |
30×50 |
P13.5 |
1449.26 |
6-3 |
明·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 |
1.20 |
30×50 |
P13.5 |
1429.42 |
6-4 |
明·铜鎏金无量寿佛像 |
1.20 |
30×50 |
P13.5 |
1430.38 |
6-5 |
明·铜鎏金文殊菩萨像 |
1.20 |
30×50 |
P13.5 |
1420.14 |
6-6 |
明·铜鎏金普贤菩萨像 |
1.20 |
30×50 |
P13.5 |
1423.02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