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革命圣地” 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的28年中,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的地区,或者曾是中共中央或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,以及其他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地点。
本套邮票共8枚。第1、2枚为“南昌‘八一’大楼”,票面为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。1927年8月1日凌晨,周恩来、朱德、贺龙、叶挺、刘伯承等人在这里组织和领导了南昌起义,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局面。第3、4枚为“瑞金沙洲坝”。沙洲坝位于江西瑞金县城西南4公里处。它头枕观音山,背靠鹅公山,地势险要。1933年4月7月,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从叶坪迁到这里办公。邮票画面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旧址。第5、6、7枚为“延安宝塔山”,票面上是巍峨高耸的延安宝塔山。延安宝塔建于明代,清代曾多次修茸,外檐为清代风格,塔高44米,八角形,旁有明代崇祯年间铸造的铁钟一口。1937年1月,中共中央进驻延安,延安成为全中国抗日战争的核心之一,宝塔山成为延安的象征。第八枚为天安门。天安门原为明、 清两代皇城的正门。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(1417年), 原名“承天门”, 清顺治八年(1651年)改建后称“天安门”。天安门城门五阙,重楼九楹,通高33.7米。在2000余平方米的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基座上,是高10余米的红色墩台,两边分别镶嵌着“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”、“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”的大幅标语,墩台上是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,重檐飞翘,雕梁画栋,黄瓦红墙,异常壮丽。天安门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举行开国大典的地方,从此这里成为新中国的象征。
邮票图稿

发行设计
志 编 号 |
普12 |
版 别 |
胶版(无背胶) |
名 称 |
革命圣地图案(第二版)普通邮票 |
全套枚数 |
14 |
发行日期 |
1962-1-10 |
全套面值 |
1.69元 |
全套售价 |
1.69元 |
发行机构 |
邮电部邮电管理总局 |
印制机构 |
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 |
雕 刻 者 |
|
设 计 者 |
孙传哲 |
整版枚数 |
200(10×20) |
参考价格 |
60.00-90.00(元/套) |
参考价格(盖) |
10.00-15.00(元/套) |
参考价格(旧) |
50.00-100.00(元/套) |
筋 票 |
(14-14)天安门52分 |
筋票价格 |
55-75元(新)/50-90元(旧) |
备 注 |
(14-4)另有220(11×20)规格全张。1962年发行的票是甲组,甲组2分有P11×11.5、4分有P14、8分有P11×11.5和P14等齿孔不同的组外品,4分的组外品特别罕见。另外此套票中有多种票幅变异票,印刷邮票的纸张也有6、7种之多。 |
图序 |
票图名称 |
发行日期 |
面值(元) |
票规格(mm) |
齿孔度数 |
发行量(万) |
14-1 |
南昌“八一”大楼 |
1962.1.10 |
0.01 |
25×21 |
P12.5 |
未知 |
14-2 |
南昌“八一”大楼 |
1962.1.10 |
0.02 |
25×21 |
P12.5 |
未知 |
14-3 |
瑞金沙洲坝 |
1962.1.10 |
0.03 |
25×21 |
P12.5 |
未知 |
14-4 |
瑞金沙洲坝 |
1962.1.10 |
0.04 |
25×21 |
P12.5 |
未知 |
14-5 |
延安宝塔山 |
1962.1.10 |
0.08 |
25×21 |
P12.5 |
未知 |
14-6 |
延安宝塔山 |
1962.1.10 |
0.10 |
25×21 |
P12.5 |
未知 |
14-7 |
延安宝塔山 |
1962.1.10 |
0.20 |
25×21 |
P12.5 |
未知 |
14-8 |
天安门 |
1962.1.10 |
0.30 |
25×21 |
P12.5 |
未知 |
14-9 |
南昌“八一”大楼 |
1970.7.1 |
0.02 |
25×21 |
P11×11.5 |
未知 |
14-10 |
南昌“八一”大楼 |
1970.7.1 |
0.03 |
25×21 |
P11×11.5 |
未知 |
14-11 |
天安门 |
1970.7.1 |
0.04 |
25×21 |
P11×11.5 |
未知 |
14-12 |
延安宝塔山 |
1970.7.1 |
0.10 |
25×21 |
P11×11.5 |
未知 |
14-13 |
延安宝塔山 |
1970.7.1 |
0.20 |
25×21 |
P11×11.5 |
未知 |
14-14 |
天安门 |
1971.2.10 |
0.52 |
25×21 |
P11×11.5 |
未知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