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东2是一套比较有意思的票,发行于建国初期东北币值比较乱的时候,其中5万元这一枚,一直很少见。一开始时,集邮界还把它当作组外品,目录也标注为组外。后来被人发掘出当时使用的包单,于是从组外品划转为正品。普东2全套也就成为了13枚套。
这套邮票一共有十三枚,主图案依然是以天安门以及西侧的华表作为中心图案。这套邮票,是由两个部分发行的,分别是邮电部东北邮电管理局,以及邮电部东北邮电分居。他与第一版不同的是,第一版的东北与贴用两个字相差是一毫米,而在天安门图案普通邮票(东北贴用,第二版)则是相距两毫米,如此细微、难以发现的差距,一般只有懂行的人才知道。而且普东1版本的这四个字,上面的横线条是细密的,而普东2则是粗点而且显得更加稀疏。很多集邮者都会有疑问,普东2其实与普东1的图案是基本一样的,刚才说的这些差别又这么小,那么他们如何更好地分辨呢?先看看印刷的纸,因为普东1是用无水印纸来印刷的。而普东2,除了五千元、三万元和十万元是没有水印之外,其他十枚都是用波浪纹水印纸印刷的。
目前普东2不含“伍萬圆”票的12枚套的市场价格在300元左右,一枚“伍萬圆”票就占到整套(13枚)票价格的80%。
邮票图稿

发行设计
志 编 号 |
普东2 |
版 别 |
胶版(无背胶) |
名 称 |
天安门图案普通邮票(东北贴用,第二版) |
全套枚数 |
13 |
发行日期 |
1950-11-10 |
全套面值 |
238750圆(东北币) |
全套售价 |
238750圆(东北币) |
发行机构 |
邮电部东北邮电管理局 |
印制机构 |
东北邮电印刷厂 |
雕 刻 者 |
|
设 计 者 |
孙传哲 |
整版枚数 |
100(10×10) |
参考价格 |
1000.00-1500.00(元/套) |
参考价格(盖) |
|
参考价格(旧) |
2500.00-3500.00(元/套) |
筋 票 |
(13-10)伍萬圆 |
筋票价格 |
600-800元(新)/2300元(旧) |
备 注 |
(1)-(3)由邮电部东北邮电总分局发行。(4)-(12)枚整张枚数另有80(10×8);第1枚整张枚数另有70(10×7)。除(1)-(3)外,均有水印。 |
图序 |
票图名称 |
面值(圆) |
票规格(mm) |
齿孔度数 |
发行量(万) |
13-1 |
天安门 |
250 |
18×21 |
P10.5 |
暂无法考究 |
13-2 |
天安门 |
500 |
18×21 |
P10.5 |
暂无法考究 |
13-3 |
天安门 |
1000 |
18×21 |
P10.5 |
暂无法考究 |
13-4 |
天安门 |
2000 |
18×21 |
P10.5 |
暂无法考究 |
13-5 |
天安门 |
2500 |
18×21 |
P10.5 |
暂无法考究 |
13-6 |
天安门 |
5000 |
18×21 |
P10.5 |
暂无法考究 |
13-7 |
天安门 |
10000 |
18×21 |
P10.5 |
暂无法考究 |
13-8 |
天安门 |
12500 |
18×21 |
P10.5 |
暂无法考究 |
13-9 |
天安门 |
20000 |
18×21 |
P10.5 |
暂无法考究 |
13-10 |
天安门 |
50000 |
18×21 |
P10.5 |
暂无法考究 |
13-11 |
天安门(1950.8.1) |
5000 |
18×21 |
P10.5 |
暂无法考究 |
13-12 |
天安门(1950.8.1) |
30000 |
18×21 |
P10.5 |
暂无法考究 |
13-13 |
天安门(1950.8.1) |
100000 |
18×21 |
P10.5 |
暂无法考究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