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伟大的生物学家、医学家,明朝的李时珍在他的《本草纲目》中对金鱼曾引用南北朝时代南朝齐祖冲之在《述异记》中的记载:“晋桓冲游庐山,见湖中有赤鳞鱼,即此也。”这是现存资料中记录发现红色鱼的最早年代。
“赤鳞鱼”即红色鱼,但是否就是红黄色金鲫鱼,还难以确定。因为李时珍还写道:“金鱼有鲤鲫鳅数种,鳅尤难得,独金鲫耐久,前古罕知……自宋始有畜者,令则处处人家养玩矣”以本草纲目崇祯刻本。可见,金鱼原有4种,只有金鲫耐久。从金鲫耐久这一事实来判断、晋朝桓冲在庐山湖中见到的赤鳞鱼,恐怕就是野生的红黄色金鲫鱼。
其实赤鳞鱼在未被人们发现之前早已存在于自然界了,人们才能偶然见到它,赤鳞鱼的出现可能比晋朝还要早些。以李时珍记载的史料为依据,可以认为金鱼起源于野生的红黄色金鲫鱼应该追溯到晋朝以前,至今已有1600--1700年的历史了。
金鱼的故乡是在浙江的嘉兴和杭州两地。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由我国传出去的。中国金鱼传至日本的最早记录是1502年。传到英国是在17世纪末叶,到18世纪中叶,双尾金鱼已传遍欧洲各国,传到美国是在1874年。
为了弘扬中国的传统鱼文化,我国邮电部门于1960年6月1日发行特38“金鱼”特种邮票,全套12枚,介绍了翻鳃绒球,黑龙睛,水泡眼,红虎头,珍珠,蓝龙睛,望天,红帽子,紫帽子,红头,花龙睛,红龙睛这12种中国金鱼的名贵品种。
邮票图稿

发行设计
志 编 号 |
特38 |
版 别 |
影写版 |
名 称 |
金鱼 |
全套枚数 |
12 |
发行日期 |
1960-6-1 |
全套面值 |
0.80元 |
全套售价 |
0.80元 |
发行机构 |
邮电部 |
印制机构 |
北京邮票厂 |
雕 刻 者 |
|
设 计 者 |
(12-9)刘硕仁、其它孙传哲 |
整版枚数 |
50(5×10) |
参考价格 |
2400.00-10000.00(元/套) |
参考价格(盖) |
300.00-400.00(元/套) |
参考价格(旧) |
180.00-250.00(元/套) |
参考价格(铭) |
6000.00-8000.00(元/套) |
筋票及价格 |
(10)(12)40-50(元/枚)(旧)
(9)(11)30-35(元/枚)(旧) |
备 注 |
本套票全品票极难得,新票中上品票与全品票价格相差极大。 |
图序 |
票图名称 |
面值(元) |
票规格(mm) |
齿孔度数 |
发行量(万) |
12-1 |
翻腮绒球 |
0.04 |
36.5×25.5 |
P11×11.5 |
400 |
12-2 |
黑背龙晴 |
0.04 |
36.5×25.5 |
P11×11.5 |
400 |
12-3 |
水泡睛 |
0.04 |
36.5×25.5 |
P11×11.5 |
400 |
12-4 |
红虎头 |
0.04 |
36.5×25.5 |
P11×11.5 |
400 |
12-5 |
珍珠鱼 |
0.08 |
36.5×25.5 |
P11×11.5 |
800 |
12-6 |
蓝龙晴 |
0.08 |
36.5×25.5 |
P11×11.5 |
800 |
12-7 |
望天鱼 |
0.08 |
36.5×25.5 |
P11×11.5 |
800 |
12-8 |
红帽子 |
0.08 |
36.5×25.5 |
P11×11.5 |
800 |
12-9 |
紫帽子 |
0.08 |
36.5×25.5 |
P11×11.5 |
800 |
12-10 |
红头 |
0.08 |
36.5×25.5 |
P11×11.5 |
800 |
12-11 |
花龙晴 |
0.08 |
36.5×25.5 |
P11×11.5 |
800 |
12-12 |
红龙晴 |
0.08 |
36.5×25.5 |
P11×11.5 |
800 |
|
|